齐鲁网5月11日讯(记者 宗韶峰)省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”首场发布会,省委农工办、省发改委、省委组织部、省委宣传部、省农业厅解读“1+1+5”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规划体系。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,省发改委会同省委组织部、省委宣传部、省委农工办、省农业厅等部门编制完成《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—2022年)》和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等5个工作方案,并于4月30日印发实施,与省委2018年一号文件配套形成了山东乡村振兴 “1+1+5”政策规划体系。

3月8日,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,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,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。目前,山东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,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。此次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,明确至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和2022年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时的目标任务,又对2035年和2050年分两个阶段作出远景展望。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“20字方针”,顺应城乡融合发展新趋势新任务新要求,精准确定我省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的重点任务,切实强化制度性供给,着力促进农村生产美、生态美、生活美,确保乡村全面振兴方向更明确、路径更清晰、目标可实现。

据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梁文跃介绍,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概括起来,就是“13613”的框架体系。1”,即打造一个样板引领。聚焦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“山东方案”,把标准化的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,咬定“走在前列”的目标定位不动摇不放松,高点定位、加压奋进,着力打造生产美产业强、生态美环境优、生活美家园好“三生三美”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。充分考虑我省实际,确定了“六五四三三”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,即产业兴旺“六化发展”、生态宜居“五有建设”、乡风文明“四率提升”、治理有效“三项工程”和生活富裕“三个维度”,共涉及27项具体指标,其中约束性指标9项、预期性指标18项。

“3”即实施“三步走”战略。结合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,针对沿海、平原、山丘区、滩区、湖区等乡村面貌,探索适宜性路径,将我省村庄分为示范引领、特色发展、改造提升、搬迁撤并等四种类型,差异化分类推进乡村振兴。实施村庄发展“三步走”战略,每五年一个大台阶,实现点上示范、面上展开、连片发展、整体提升。规划到2022年,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取得重要突破,30%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;到2030年,山东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,60%的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;到2035年,广大乡村“齐鲁风情画”全面展现,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
“6”和“13”即实施6大工程、13项行动计划。规划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格局、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的基础上,采取项目化推进的方式,提出19个重大工程、重大行动专栏,作为实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支撑。其中,涉及6大重点工程,包括,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、农业“新六产”发展、质量品牌建设、农业开放合作、生态保护支撑体系、脱贫攻坚等;以及13项重大行动计划,包括农业科技“展翅”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、乡村人才振兴、乡村文明建设、公共文化服务、传统文化传承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农业绿色发展、生态保护修复、乡村社会治理、就业创业、农村基础设施、农村公共服务等。

责任编辑:贺晓菲